原以為腸病毒不是就那一種名稱,多半都稱腸病毒 或是 手足口症罷了~
但經過這次又中獎,回家覺得醫生電腦螢幕上寫的學名有點可疑,一查才發現原來根本是兩種不同的病症
手足口症:有或無發燒,吞嚥口水困難,吞嚥困難
口腔前區(黏膜、口腔內兩側、嘴唇內側、舌頭)冒出水泡,破掉並潰瘍;手心、足心冒出紅色丘狀水泡,有時膝蓋、肛門附近也會有,容易誤診為念珠菌感染
手足水泡乾掉後,會開始脫皮;組織液若滲出會有傳染力
飛沫、糞便接觸性傳染為主,發病起7天內,需特別注意是否併發重症 (心肌炎、腦炎)
皰疹型咽峽炎:又稱隱性手足口症,大多會發燒,吞嚥口水困難,吞嚥困難,只有少數可能會腹瀉
口腔後區(咽峽)冒出水泡,破掉並潰瘍;手、足無水泡
屬上呼吸道感染,主要為室內空氣不流暢,病毒及細菌大量繁殖後,進入幼童呼吸道
傳染旺季:夏季 (5-8月為最高峰)
好發年齡:0-10歲幼童,通常得過某型,就會對該型有抗體,但無終生免疫,還是有可能得到其他型
潛伏期:依照病菌種類不同,通常約是3-7天,最多可能潛伏14-22天,潛伏期也具有傳染力
療程:約一星期
徵狀:因口腔潰瘍,吞嚥疼痛,可能會 à 流口水、拒絕進食、哭鬧,甚至嘔吐、睡眠不連續
治療方式:無特效藥,重症於加護病房才須給予注射免疫球蛋白
盡量給予冰、涼食物或奶,多補充水分
若嚴重無法順利進食,可至藥局購買口腔噴劑(綠色),幫助舒緩,以利盡快恢復 & 補充營養
配合措施:勤洗手、多喝水 (嬰幼兒因為屬口腔期,可能會需換尿布 & 啃咬玩具,照顧者碰到口水或糞便最好也要洗手)
盡量待在家,不要出入公共場所,學校最好請假一周,並通報學校消毒環境
哪些情況需緊急送醫?
1. 沒發燒 或 退燒:心跳 > 140 (下/分) ;發燒時:心跳 > 160 (下/分)
2. 肌躍型抽搐
3. 其他:嗜睡、意識不清、眼神呆滯、肢體麻痺無力、夜間驚嚇、持續嘔吐、高燒不退、呼吸急促、臉色蒼白
祝各位媽咪、寶寶,都能快速通關 恢復健康~